根据运行的环境,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离开国家超级计算机,商业超级计算机能否独立生存 时间: 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13: 30-17: 50 主办单位: CCF YOCSEF济南 模式: 论坛 超级计算是推动国家安全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它在解决一系列重大挑战(例如国家安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和性能已经从长期跟踪发展到并行运行甚至领先的技术. 但是,就超级计算的应用而言,它与我们的超级计算能力的地位并不相称. 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件开发滞后,更少的自主开发应用程序,更少的来自开源软件的贡献以及不完善的应用程序场景. 目前,超级计算机的建设主要以国家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为基础,以商业模式运作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很少. 超级计算能否产业化,能否围绕超级计算构建良好的生态平台用于商业运营?该论坛将带您分析哪些因素限制了超级计算的利润?如何在1个核心和1个角钱中实现利润?如何走国内超级计算之路? 活动时间表 13: 30-14: 00登录论坛 14: 00-15: 30第一阶段: 指导性演讲 主持人: 李烨,刘雷 时间 指导性演讲 14: 00– 14:10 孔兰菊CCF YOCSEF济南主席 YOCSEF文化培训 14: 10– 14:3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 抓住历史机遇,将超级计算开发模型从机器性能转变为应用需求驱动的转变 超级计算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和性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美已经进入了超级计算的领先地位. 但是,我国超级计算应用软件的总体开发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超级计算系统开发能力的发展. 演讲者从可扩展性,竞争环境和开发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超级计算软件的总体发展水平,并从构建思路,软硬件投资比例,团队建设和开发角度分析了中国超级计算软件落后的原因. 人才团队. 并提出了需求驱动的转型等建议,以促进超级计算的发展. 14:30 – 14:50 北京并行技术: 超级云计算陈健打破了“超级计算服务无法真正商业化”的诅咒. 从超级计算机产品的角度来看超级计算服务,追求极致性能,追求超,追求解决尖端科学计算问题的支持,超级计算服务的成本极高,超级计算服务无法获得真正的利润,超级计算该服务处于高端用户的范围之内,不可能推广超级计算服务. 超级云计算模式,从超级计算用户的角度优化计算任务,通过用户需求聚类,应用特征分析,动态按需增长构建最适合用户应用的最具成本效益的超级计算服务计算资源,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软件执行效率,提高系统利用率,实现成本优化设计,降低用户访问门槛和降低SaaS应用形式的复杂度,可以真正实现超级计算服务的商业化,实现超级计算服务的自我血统,并实现超级计算服务已经进入了广泛的应用领域,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14:50 – 15:10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津中心助理主任冯景华: “攀登顶峰”-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发展 通过比较欧美超级计算中心和国内超级计算中心的服务模式,我们讨论了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发展目标: 服务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及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过去的发展历程. 十年.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5:10 – 15:30 国蒙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研究员: 对超级计算产业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长期以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超级计算机一直是支持尖端技术发展的强大力量. 随着高性能并行计算和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具,超级计算能力逐渐渗透到许多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中. 15:35 – 17:50第二阶段: 讨论与猜测 主持人: 李烨,刘雷 1. 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应该是速度还是应用? 2. 国家超级计算和商业超级计算各有优势,相辅相成吗? 3. 超级计算能从阳春白雪移动到下肋骨吗?除了成本问题,内部需求还有什么潜力? 直播平台 腾讯会议ID: 109242188 单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特别嘉宾 张云泉 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行软件实验室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并行编程和性能评估,并行计算和并行编程模型. 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一篇专着和七种译本. 分别于2000年和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首届CCF绿竹奖获得者,2017年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教育成就一等奖,杰出科学奖2017年获得中科院科技成果奖,2017年国际边缘奖. 中国大数据与计算智能产业联盟执行理事,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名的创始人和出版商,PAC和CPC竞赛的创始人. 他已担任国际会议计划委员会的成员和联合主席超过100次.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副主编.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编委. 光明日报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基因银行高级顾问,青海省大数据和云计算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贵州省农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成员,内蒙古全球智囊团专家委员会成员数据开发中心,郑州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梁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和政府转型专家顾问. 九三学会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技术创新促进委员会委员. 陈健 博士,北京并行技术,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CCF高级委员,CCF YOCSEF主席(2019-2020年),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会员. 他于1993年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获得流体力学的学和博,并在荷兰的TUDelft担任访问学者一年. 曾担任联想集团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程序部经理和副总工程师;从2005年到2010年,他担任英特尔中国高性能计算架构师和高级性能优化工程师. 自2010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并行技术的CTO,首席执行官兼. 2011年,作为创始合伙人,他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北京市怀柔区政府共同筹建了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以帮助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起飞. 冯景华 博士,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 负责运维,管理,创新研发,运维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包括“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天河”公共云平台,电子政务云平台,天河工业云平台和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主持并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各级十多个项目,并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等奖. . 荣获2020年天津劳动模范,2019年天津青年科技优秀人才,2018年滨海新区优秀科技人才,2018年滨海新区劳动节奖章. 郭萌 博士,济南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和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复杂材料和生物系统的并行计算,数值模拟和大数据分析,并主持并参与了国家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十多个国家重点研究项目. 省部级项目,包括研究和发展计划,已发表了50多篇论文. 彭少良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岳麓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和杰出会员. 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天河超级计算生命科学的负责人,他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湖南省一等奖. 全省技术发明(排名第一). 军事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朱晓敏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分析. 他曾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和浪潮集团工作. 他目前是山东齐鲁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
温馨提示:喜欢本站的话,请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