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故障(network failure)是指由于硬件的问题、软件的漏洞、病毒的侵入等引起网络无法提供正常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的状态。 近日,某网络媒体大肆炒作一篇文章——《运营总监揭秘:我们是假的,宽带网速非常虚构》,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评论。那么,实际情况真的如文中所述吗? 目前,随着我国全光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和4G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速度已经不是从前了,可以说正在发生变化日趋。日前,宽带发展联盟发布了第十三次《中国宽带速度状况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1.03Mbit/s。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使用3G网络上网时平均下载速率为3.75Mbit/s,使用4G网络上网时平均下载速率已达到11.83Mbit/s。从本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移动宽带速率大幅提升,使用4G网络上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已达到11.83Mbit/s。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1.03Mbit/s,同比增长39.62%,全年增长明显。从区域情况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省级行政区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已超过10Mbit/s,固定宽带用户网页平均首屏渲染时间为1. 16秒,视频平均下载速率达到8.49Mbit/s,较上季度有一定提升。但宽带接入速率一致性继续保持在100%以上,相对稳定。而且,随着国家提速降费政策的大力实施,用户使用的网络越来越多,体验也不断提升。文章引用了人民邮电报2012年的一些报道和数据,后来被一家报纸核实为四年前的旧作。 看到这里,很多官员可能会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家里的网速总是和宣传的不一致?别着急,我会一一告诉你。 假设你家是50M宽带,安装电脑管理器后速度只有6M。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被宽带的定义所迷惑,而比例单位并没有进行转换。因此,处理宽带时的网速与实际软件测速相差8-10倍,也是正常波动范围。 当然,也许用户进行单位换算后,网速还是有很大差距,那么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假宽带”了。 据了解,宽带网络结构销售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级市场为骨干网宽带批发市场,下级骨干网运营商向顶级骨干网运营商采购骨干网带宽。二级市场是宽带批发市场,宽带提供商向骨干网运营商批发带宽;第三个市场是宽带零售市场,各级宽带提供商向用户销售宽带服务;因此,实际速度和理论会有偏差。 不能保证宽带网络用户体验是“假宽带”问题的主要原因。二级、三级网络运营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将宽带专用改为共享;强制安装不合格的指定网络;即私人宽带提供商以低价向三大运营商批发带宽后,以低价独享宽带为幌子,吸纳最多的消费者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过多的消费者使用独享宽带网络转为独享网络进入共享网络,导致用户速率远低于其宣传的带宽速率。 用户要连接的目标网站也存在带宽不足或负载过大,网站服务器并行处理能力不够强,服务器同时访问请求过多,网络被阻塞和排队,难以承载更多用户。接入需要经过“接入速度”、“传输速度”和“响应速度”三个环节,也会导致用户在推广过程中感觉到宽带速度与宽带速度不一致。 另外,一些小细节也会拖慢网速,比如电脑等终端靠近微波炉等易受电磁干扰的家用电器,造成干扰;比如安装了无线路由器后,如果不设置密码,就有可能被其他用户“蹭”;或者网卡、路由器、DNS设置错误或不正确,可能导致用户宽带变窄;系统资源不足、软件更新等可能导致网速变慢;在后台运行的程序可以提高计算机的速度。 因此,“假宽带”问题亟待解决。不是宽带运营提供的全部,而是网络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等。
当今,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运行于网络架构之上,保障网络的持续、高效、安全的运行,成为网络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
温馨提示:喜欢本站的话,请收藏一下本站!